作者: 來源: 發(fā)表時間: 2025-07-24 09:12
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8周年。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浴血榮光》近日在央視一套開播,并在愛奇藝、騰訊視頻、優(yōu)酷、芒果TV、咪咕視頻、B站等平臺同步播出。該劇在開播首日即登頂中國視聽大數據CVB黃金檔電視劇收視率日榜榜首,以2.910%的收視成績,創(chuàng)近三年重大革命歷史劇開播新高。
以“黨的建軍路線”為敘事主線
《浴血榮光》以“黨的建軍路線”為敘事主線,通過史詩般的敘事手法,藝術再現了中國共產黨初創(chuàng)時期的偉大探索,展現了從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chuàng)建革命軍隊的序幕,到遵義會議實現偉大轉折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
劇中不僅生動刻畫了秋收起義的星火燎原、三灣改編的制度創(chuàng)新、井岡山會師的革命壯舉,更深刻詮釋了古田會議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的重大意義。該劇通過細膩的歷史還原,將“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原則的形成過程進行具象化、故事化。在后續(xù)的劇情中,劇集在展現五次反“圍剿”的艱苦卓絕、湘江戰(zhàn)役的壯烈犧牲時,不僅呈現了軍事斗爭的殘酷,更揭示了以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陳毅等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血與火的考驗中堅守信仰、開拓新路的政治智慧。通過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等重要歷史事件的呈現,深刻闡釋了“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真理力量。
該劇的獨特價值在于,它沒有停留在歷史事件的簡單羅列,而是通過藝術化的敘事,展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生動過程,讓觀眾在感受歷史溫度的同時,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的歷史邏輯。值得關注的是,該劇還大膽打破了按照時間軸推進的敘事節(jié)奏,將劇集所涉及的8年,拆解為不同的人物弧線,毛澤東“淚與火”的成長、朱德“沉默的定力”、周恩來“暗夜燈火”以及盧德銘“青春絕唱”等敘事線索,將革命敘事融于個人的成長,以更為親切的個體視角再現偉大的革命進程。
青春化陣容呈現電影級別質感
該劇塑造近200位歷史人物,不僅生動刻畫了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光輝形象,還深情緬懷了如盧德銘、王爾琢、何挺穎、伍若蘭、毛澤建、劉安恭、宛希先、張子清、伍中豪、楊開慧、陳樹湘、余賁民、毛澤覃等革命先烈,以群像敘事繪制出一部波瀾壯闊的革命英雄譜。
劇中,以王仁君、王志飛、陳龍、劉智揚、孫維民、張一山、張慧雯、陶慧敏、曹磊、侯勇、董勇、劉之冰、胡兵、趙波等一眾優(yōu)秀實力派演員為代表,傳統(tǒng)同類題材中的重要領袖角色不再拘泥于選用特型演員,讓領袖人物都有了更貼近實際年齡狀態(tài)的展示,青春化的陣容也為重大革命歷史題材走進年輕觀眾搭建了良好的基礎。
全劇歷時9個月艱苦實景拍攝及1年多后期制作,以電影級的藝術追求,為重大革命歷史題材賦予了新的美學表達。據介紹,電影導演出身的陳力把“電影工業(yè)標準”運用于此次劇集的拍攝,電視端直接呈現影院級動態(tài)范圍,40集的體量保持了單集48分鐘的電影節(jié)奏,平均每集3.2次情緒峰值,符合流媒體“黃金六分鐘”的完播算法。
突破性的影像風格與敘事手法為該劇帶來了年輕的觀眾群,劇集細致入微的細節(jié)刻畫也讓宏大敘事有了依托。劇集不僅聚焦于革命歷史進程中重大事件的戰(zhàn)略決策,而且將不少筆墨著眼于普通百姓視角,劇中出現的裁縫鋪一家人全員上陣支持革命,就以直觀而生動的視角詮釋了新中國革命事業(yè)的工農群眾基礎。據飾演毛澤東的演員王仁君介紹,劇中通過細膩的鏡頭語言展現了毛澤東同志真摯的人民情懷,他深入田間地頭,幫農民修房、種地、打井,帶領戰(zhàn)士們上山采藥、編草,“他不僅是會議桌前的決策者,更是深深扎根于戰(zhàn)士和人民群眾中的領路人。”記者 李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