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dāng)前位置:中國菏澤網(wǎng) > 美文美圖 > 正文
作者: 來源: 牡丹晚報 發(fā)表時間: 2025-08-22 10:01
□安宇影
母親總是喜歡在田埂邊緣巧妙利用空地,比如在瓜田旁栽幾株生菜,在花生地邊種一排高粱,或在菜園邊緣點綴幾棵指甲草,皆是她的匠心獨運。而她最偏愛的,莫過于在玉米田中穿插種植綠豆。這不僅是母親的喜好,似乎家家戶戶都喜歡這樣,莊稼人,總是把每一寸土地都利用到極致。
然而,年幼時的我卻對這種“混搭”不甚喜愛,因為母親總是讓我去玉米地里摘綠豆。等玉米長到一人高的時候,綠豆也悄然成熟了,一個個飽滿的綠豆莢深綠中泛著黑色,眼瞅著隨時就要炸開。正值立秋前后,天高云淡,但秋日的酷熱卻絲毫不減夏日之威。玉米林立,像一片無邊的青紗帳,寬大的玉米葉子密不透風(fēng),葉子上的鋸齒更是令人望而生畏,拉到臉上、脖子上、胳膊上火辣辣地疼。相比之下,綠豆秧則比較矮小,伏在地上,還不到半米高。七八歲、十來歲的小孩子,手腳麻利,像小猴子一樣,鉆進(jìn)密密麻麻的玉米地里,正好可以摘匍匐在地的綠豆。
母親把我們摘回的綠豆莢攤在平房頂上晾曬。綠豆莢很快就由深綠變黑,那黑色那么純凈,像水洗過一樣。黑色的綠豆莢在秋陽的暴曬下,迅速炸開,綠瑩瑩的豆子歡快地蹦了出來。晚上,母親在昏黃的燈下搓豆莢,盡管曬得干嘣嘣的豆莢有些扎手,然而母親并不戴手套,直接就用雙手搓。我也學(xué)著母親的樣子,去搓豆莢,卻被扎得生疼。母親看見了,心疼地揉著我的手,找來一雙手套讓我戴上。我關(guān)切地詢問母親的手是否也疼,她微笑著搖頭。我不信,去觸摸母親的掌心,只見她的手掌上滿是厚厚的繭子,有一些裂開的地方則纏著膠布,在無聲地訴說著她的辛勞。我驚愕不已,母親的手何時變成了這個樣子?我記憶中她的手也是白嫩細(xì)膩的??!
新綠豆一顆顆滾圓飽滿,盛在白色的瓷盆里,如一顆顆翠綠的珍珠,晶瑩璀璨。母親抓兩把新綠豆泡在碗里,半天后,待綠豆脹大一點,再下鍋煮。綠豆湯清熱敗火,特別適合祛除暑熱和秋燥,而新綠豆更多了一分清香,令人回味無窮。
母親還擅長發(fā)豆芽,她把綠豆放在一個深點的瓦盆里,倒入涼白開,蓋上一塊薄紗布,每天換一次水,幾天工夫,一盆脆嫩的綠豆芽就發(fā)好了。自己發(fā)的綠豆芽美味又健康,炒一盤酸辣綠豆芽,是一道十分開胃的小菜。
不起眼的綠豆,渾身都是寶。母親把搓下的豆莢存放在柴房一角,到了冬天,可以喂羊,也可作燃料。就連地里枯黃的綠豆秧,也是上好的柴火。
綠豆的生長環(huán)境很不好,悶熱,難見陽光,但這絲毫也不影響其生長。它們勤勤懇懇,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xiàn)給人們,這不正是父輩們的真實寫照嗎?他們默默耕耘,在那些艱難的歲月里,辛勤勞作,支撐起家庭,讓我們得以健康成長。而無數(shù)平凡的勞動者,亦如綠豆般,雖不起眼,卻以不懈的努力書寫著生命的價值。
幾十年的時光一晃而過,那段在玉米地中摘綠豆的童年時光,早已在歲月流轉(zhuǎn)中沉淀為心底最溫潤的印記。母親布滿老繭的手掌溫度,掌心被豆莢刺痛的觸感,還有新煮綠豆湯裊裊的清香,都化作時光饋贈的禮物,在記憶深處靜靜流淌。
人民網(wǎng) 新華網(wǎng) 央視網(wǎng) 中國網(wǎng) 光明網(wǎng) 中國日報 中青網(wǎng) 求是網(wǎng) 山東網(wǎng) 魯網(wǎng)
菏澤市政府網(wǎng) 菏澤文明網(wǎng) 菏澤市紀(jì)檢監(jiān)察網(wǎng) 燈塔-菏澤黨建網(wǎng) 菏澤長安網(wǎng) 菏澤廣電網(wǎng) 菏澤市教育和體育局 菏澤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
中國徐州網(wǎng) 連網(wǎng) 鹽城新聞網(wǎng) 宿遷網(wǎng) 中國淮安網(wǎng) 蚌埠新聞網(wǎng) 阜陽新聞網(wǎng) 淮北新聞網(wǎng) 拂曉新聞網(wǎng) 中國亳州網(wǎng)
舜網(wǎng) 青報網(wǎng) 聊城新聞網(wǎng) 德州新聞網(wǎng) 濱州網(wǎng) 東營網(wǎng) 水母網(wǎng) 中華泰山網(wǎng) 東方圣城網(wǎng) 瑯琊新聞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