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中國菏澤網(wǎng) > 美文美圖 > 正文
作者: 來源: 牡丹晚報 發(fā)表時間: 2025-07-02 10:13
□魯 北
蔡瀾走了。
霎時間,手機里有關(guān)蔡瀾的小視頻鋪天蓋地。
也難怪,蔡瀾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名人嘛。自己還真是孤陋寡聞,之前竟然不知道蔡瀾是何許人也,說起來難免赧顏。知曉金庸筆下“俠之大者”的江湖,聽過黃霑在《滄海一聲笑》里潑墨般的豪情,卻唯獨對蔡瀾與倪匡的世界疏于探尋。直到那些視頻里的煙火氣撲面而來,才驚覺這四位曾在香江文化天空中交相輝映的星辰——寫流行曲的黃霑、寫科幻的倪匡、寫美食的蔡瀾、寫武俠的金庸,如今已全部隱入歷史的云層。他們的生平無需贅言,單是“四大才子”這個稱謂,便已凝結(jié)成一代人關(guān)于智識與性情的集體想象。
我刷了幾個有關(guān)蔡瀾的小視頻之后,腦海里蹦出四個字:“自得其樂”。
蔡瀾的“樂”是帶著煙火氣的叛逆。他敢在訪談里直言“人生不能太正經(jīng)”,能把市井小吃吃出米其林的儀式感,甚至在專欄里調(diào)侃“減肥是對食物的不尊重”。這種看似“不管不顧”的活法,常被誤讀為放浪形骸,實則是深諳“規(guī)則之內(nèi)求自由”的智慧。他從不去觸碰法律的雷區(qū),卻總能在道德的邊界線上跳一支輕快的舞——就像他筆下的美食,講究“食材本味”,做人亦講究“真性本然”。而于我們普通人而言,自得其樂的前提,恰恰是在紅線之內(nèi),為自己搭建一座精神的亭臺。
我有自己的亭臺,那就是“半間屋”。
“半間屋”是我的工作室。每每來到這里,坐在電腦前,仿佛被一種強大的氣場所包圍,渾身充滿無限的力量,鍵盤上的字一個個蹦出來,形成一行行詩句、一段段文字。
這些文字或許帶著泥土的粗糲,或許缺少傳世佳作的精致,但每個句子都浸透著我的體溫。我寫秋收后田埂上的野菊花,寫巷口茶館里老人泡了三巡的青茶,寫菜市場里賣豆腐的婦人手腕上叮當作響的銀鐲——不為獲獎,不為流傳,只為在鋼筋水泥的世界里,為自己保留一方可以自由呼吸的精神草甸。就像蔡瀾用舌尖丈量世界,我用文字觸摸生活,這過程本身,便是比任何榮譽都珍貴的獎賞。
這些文字可能是幼稚的,但那是我的表達。對這個世界有想法,有了表達,這輩子就沒有白活。重要的是,這過程充滿快樂,自得其樂。
自得其樂,其樂無窮。
我就是一個自得其樂的人。按理說,我一個退了休的人,有足以果腹的退休金,去旅個游、釣個魚、下個棋、摜個蛋、跳個舞,不好嗎?但我不愛好這些,就喜歡一個人靜靜地在鍵盤上敲打。我曾在一次當?shù)氐奈膶W(xué)創(chuàng)作座談會上發(fā)言,大言不慚地說:“自己使出吃奶的勁,寫上500年、1000年,也寫不出一個魯迅來。”我調(diào)侃自己,盡管“魯北”和“魯迅”僅一字之差。我說這話的時候,大家都笑了。
大家說我是全國著名詩人。我說,我不是。后來想了想,如果說是的話,我應(yīng)該是“全村著名詩人”。我查了縣志,也問了鄉(xiāng)里鄉(xiāng)親,除了我,我們村有史以來還沒有一個寫詩的人。當個“全村著名詩人”,也挺好。這當然是個笑談。
寫作是自得其樂的事情,這件事我已經(jīng)堅持40多年。生命不息,寫作不止,愛她愛到骨子里了。
每天迎著朝陽來到“半間屋”,沐著星光回到家里,挺好的。
人民網(wǎng) 新華網(wǎng) 央視網(wǎng) 中國網(wǎng) 光明網(wǎng) 中國日報 中青網(wǎng) 求是網(wǎng) 山東網(wǎng) 魯網(wǎng)
菏澤市政府網(wǎng) 菏澤文明網(wǎng) 菏澤市紀檢監(jiān)察網(wǎng) 燈塔-菏澤黨建網(wǎng) 菏澤長安網(wǎng) 菏澤廣電網(wǎng) 菏澤市教育和體育局 菏澤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
中國徐州網(wǎng) 連網(wǎng) 鹽城新聞網(wǎng) 宿遷網(wǎng) 中國淮安網(wǎng) 蚌埠新聞網(wǎng) 阜陽新聞網(wǎng) 淮北新聞網(wǎng) 拂曉新聞網(wǎng) 中國亳州網(wǎng)
舜網(wǎng) 青報網(wǎng) 聊城新聞網(wǎng) 德州新聞網(wǎng) 濱州網(wǎng) 東營網(wǎng) 水母網(wǎng) 中華泰山網(wǎng) 東方圣城網(wǎng) 瑯琊新聞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