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开嫩苞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国产资源动态gif,91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最新国产自产视频在线观看

<blockquote id="2ugxx"><th id="2ugxx"></th></blockquote><source id="2ugxx"><legend id="2ugxx"><rp id="2ugxx"></rp></legend></source>

        <blockquote id="2ugxx"><legend id="2ugxx"></legend></blockquote>

      1. 您當前位置:中國菏澤網(wǎng)  >  美文美圖  > 正文

        話說麥收

        作者: 來源: 牡丹晚報 發(fā)表時間: 2025-06-19 09:34

        □劉永華

        “麥浪滾滾閃金光,十里歌聲十里香。豐收的喜訊到處傳,家家戶戶喜洋洋……”這首傳唱于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豐收歌,是咱們農(nóng)村老百姓對于廣袤土地的熱愛和希冀,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莊稼人面對小麥豐收的美好心境,即使是現(xiàn)在聽起來仍然會心潮澎湃。

        我出生于一望無際的魯西南大平原。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國家貧困,百姓生活清苦,小時候的我對于能夠吃上一個“白面饃”是奢望的,只有到了春節(jié)才能夠吃上。過了春天待到接近端午,望著田野里漸漸泛黃的麥田,總是期盼著:小麥快些熟了吧,趕緊開鐮收割吧,磨了小麥面,讓俺娘蒸上一鍋白面饅頭或者搟上一頓白面條,那是真好吃呀。

        那時農(nóng)村土地是以生產(chǎn)隊為單位集體耕種收割。首先是隊里要安排人去把“打麥場”收拾好,選一片靠著大路的場地,先是反復潑水,再反復用牛拉的石磙碾壓,最后形成堅硬光滑的場地,就等著小麥捆上場了。

        收割小麥俗稱“開鐮”。隨著開鐮日子的臨近,各家各戶都會提前把鐮刀磨得鋒利無比。當時父親在安蔡樓公社工作很少回家,我家磨鐮刀這活就由母親承包了。在一個繁星閃爍的晚上,母親坐在院子里的小木凳上,旁邊放著個盛水的泥盆和磚頭塊模樣的磨刀石,母親拿著一片銹跡斑斑的月牙形鐮刀,先是往磨刀石上淋水,接著“刺啦、刺啦”的聲音響起,驚得小黃狗在旁邊驚恐地跳躍著。直到那生銹的鐮刀被磨得白亮,刀刃飛快,俺娘把它插在堂屋中間的秫秸箔上,就等著開鐮那一天了。

        東方的天際剛泛出魚肚白,生產(chǎn)隊隊長已經(jīng)在街上反復喊道:“割麥了!起床割麥了!”如果是秋收或冬季,隊長非要喊上近半個小時才有社員陸續(xù)從家里懶散著走出來。但開鐮割麥這天不同,隊長剛喊了幾嗓子,社員們各自拿著已經(jīng)磨得飛快的鐮刀跑出家門,嘰嘰喳喳吵嚷著嬉鬧著,朝著待收割的麥田匆匆走去。

        趁著清晨的涼快勁兒,男勞力早已把上衣脫了,只是戴一頂麥草帽兒,也不怕麥梢引起的瘙癢,前腿弓后腿蹬,左手把小麥梢攏起握在手里,右手揮起鐮刀緊貼著干枯的地皮,只聽見“嚓嚓嚓”聲不絕于耳。片刻忽又把割倒在一起的麥子攏在一起,但見兩只手相互配合著一個轉(zhuǎn)腰屈身,眨眼間在麥捆上用麥腰子一個纏繞、打結(jié),一個個“麥個子”就像矮人兒樣站成一行。女社員們自是以半邊天的稱謂為驕傲,割麥自然是不甘輸于男人們的,有的割麥速度比男勞力還快,這時割麥現(xiàn)場會出現(xiàn)一個你追我趕的熱烈場面,不時傳出精力旺盛的男人們把彎曲的手指含在嘴里發(fā)出的尖哨聲。

        割麥是有分工的。等一個個捆扎好的“麥個子”站立在黃土地上,后面有人們拉著地板車開始裝車了。裝車的人一般是三人,有人負責穩(wěn)穩(wěn)地架著車把,有人在車下?lián)]舞著桑木叉子挑起“麥個子”往車上撂,另一人在車上雙手接了擺放在車廂里。在車上的人擺放“麥個子”可是一個技術(shù)活兒,就像是砌墻,下面的“麥個子”擺放不好,到最后裝得高了,地板車走起來就會左右搖擺容易翻車。那時在生產(chǎn)路上麥車翻了也是常見的,望著高大臃腫的麥車慢慢傾斜、翻倒,往往會引起路人的嘲笑,負責裝麥車的人自然是有些羞愧的。

        打麥場上的“麥個子”漸漸連成了一片,把麥捆抖落散了,再曬上大半天時間,就可以“打場”了?!坝?、駕!”負責打場的人揮舞著牛鞭,邊吆喝著邊牽著拉著石磙的大黃牛在麥子上反復碾壓,然后用桑木叉子把麥稈子翻起來再碾壓,這叫“翻場”。直到所有的麥稈子被碾壓成扁扁的了,上面再沒有一顆麥粒兒才算罷休。接著就是“揚場”。揚場可是技術(shù)活兒,揚場人要看準風向,用木锨把麥粒兒成一溜線向著天空拋去,麥皮兒被風吹向遠遠的另一個地方,那干凈的麥粒兒徑直落在地上,一層覆一層,漸漸“長”成一個金燦燦的麥丘。

        時光匆匆,沉睡在世界東方的熱土,終于在偉大的時代變革中煥發(fā)出無限生機。如今,廣闊無垠的麥田管理由無人機替代,譬如打藥、施肥、澆水等,麥收由聯(lián)合收割機一次性完成做到顆粒歸倉,幾千年來傳統(tǒng)勞作在黃土地上的人們突然有種被時代拋棄的感覺?,F(xiàn)在,舊時收麥的工具已經(jīng)很難看到了,而那時割麥的場景仍經(jīng)常清晰地展現(xiàn)在我的眼前,這場景,也終將淹沒在浩瀚歷史的塵埃里。

        責任編輯:
        分享到:
        中共菏澤市委網(wǎng)信辦主管 菏澤日報社主辦| 新聞刊登批準文號:魯新聞辦[2004]20號 | 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17
        網(wǎng)站備案號:魯ICP備09012531號 | 魯公網(wǎng)安備 37172902372011號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國菏澤網(wǎng)